为深入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准确把握浙教版八年级数学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教学要求,推动区域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9月18日下午,温州市初中数学学科新教材使用研讨活动在我校举办,借此东风,池剑善名师工作室第一次活动成功举行。温州市数学教研员章才岔老师与各县市区研训员参与本次会议,来自温州地区的400多位八年级数学教师代表济济一堂。


本次会议由我校的吴恩瑶老师主持。首先由蒋小华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蒋校长对温州市及瓯海区教研院的信任以及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榕园学校非常荣幸能够承办本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教研活动,学校始终致力于搭建优质的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际交流,共同探索新教材教学实践,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以“素养为纲·整体建构”为主题,通过主题报告、课例展示、互动点评与专题讲座等多环节,全面解读新教材变化,共探教学新路径。
泰顺县教师发展中心蓝晓君老师作主题报告《素养为纲·整体建构——浙教版八上第3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分享一元一次不等式等课例,指出新教材的调整是为了让学生更关注会用不等式解决问题,实现从“学数学”到“用数学”的能力跃升。蓝老师从内容编排、核心素养落实、教学情境设计等方面提出切实建议,强调教师应注重新旧教材衔接,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后,我校金雪霞老师呈现了一节题为《2.6直角三角形(1)》的公开课。金老师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从等腰三角形切入,引发直角三角形的探究,关注从特殊到一般,借助层层递进、自然生长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与推理自主建构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展现新教材倡导的探究性与实践性课堂样态。


课后,金雪霞老师分享了关于本节课设计的三点思考:基于学生已有活动经验,紧扣本节重点知识来设置微项目活动,来引发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研究;借助例题探究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借助“变”中探“定”,紧扣“斜中”应用展开变式拓展。对如何处理好新教材提供了思路。
 
紧接着,瓯海区初中数学研训员白福清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他针对金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处理进行解析,提取了本节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与教育同仁们进行分享,充分肯定本节课在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和思维发展方面的成效,并赞赏金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同时就如何进行问题链设计以及如何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与会老师提出建议。


在后续发言中,温州市第十五中学王少锋老师作《从数形联合到思想融合——浙教版八上第4、5章教材分析和教学启示》报告,从课标要求、新旧教材对比分析、教材内容教学启示三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了两章内容变更的意图,关注到原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升级为了新教材中的设计题,体现“学好数学”的观念提升为“数学有用”的观念。同时,王老师强调数形结合思想在帮助学生理解函数与几何本质中的桥梁作用。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叶茂恒老师则围绕《从认识三角形看几何学习路径——浙教版八上第1,2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启示》,系统梳理了几何学习的认知路径,提出“从直观到抽象、从实验到论证”的教学建议。叶老师还分享了同一课题不同教材的设计,鼓励同仁们开拓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教学设计,为几何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章才岔老师作压轴讲座《从新的理念与要求看教材的变与不变》。他指出,新教材在保持知识主干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素养立意、跨学科整合与实践应用,尤其加强“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设计。章老师结合新教材中函数图象的认识与应用、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等案例,强调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学习、问题导学等方式,促进学生“学会思考”,提升核心素养。


本次活动内容充实、研讨深入,不仅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新教材的变化与意图,更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案例,为推进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改进奠定了坚实基础。